津村与紫光辰济没谈成,但背后的中医药真问题才值得看

更新时间:2025-07-11 17:49:34来源:搜狐

近年来,关于“津村收购紫光辰济”的传闻频繁出现在网络上,引发了对外资企业参与中医药行业的各种揣测。但事实是:津村与紫光辰济曾有过初步商业接触,最终并未达成任何股权交易或实际合作。这一“未完成的合作”背后,确实反映出行业对中外合作的敏感情绪,也暴露了部分公众对于外资企业角色的误读。

津村是一家深耕汉方药的全球化制药企业,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,便以其独特的“长期主义”发展理念,致力于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。然而,由于其外企背景,津村与本土企业的每一次合作都难免被外界以“勾结”、“控制”等敏感标签进行解读。更有甚者,一些不实猜测和谣言也随之而起,如垄断市场、技术转移等,这些无端指责无疑给津村在华的合法合规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。

事实上,据公开信息显示,津村在中国的所有合作均遵循法律法规,并未出现任何被监管机构认定的问题。相反,津村与本土中医药产业链上的政府、企业、学术及研究机构等各方的种种合作,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与管理启发。早在进入中国之初,津村便在中国合作开展道地药材(指产在特定地域、经中医药临床长期应用优选、知名度较高的药材)研究,关注中药材种植源头的质量问题。此后,津村持续深化与中国种植产区的合作,引入并推广其自主建立的“津村药材GACP(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指南)”标准,构建起一套覆盖产地选择、种植、采收、加工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。这类务实合作,不仅为中医药在源头治理与质量管控上提供有益借鉴,更为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注入实质性的力量。

比起反复热炒“是否收购”,我们更应聚焦于中医药在当下全球格局中如何构建自身竞争力。合作并不等于让渡,而是用制度与透明共建更强的行业体系。

未来,我们或许还会遇到更多“外资参与中医药”的案例,但真正重要的,是让这些合作在可控、安全、合规的框架下,让中医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